大家好,我是大澈!
今天一起整理整理,Linux系统目录结构的基础知识,要多用不要硬记,兄弟们走起吧。
一、常见的目录结构一览
Linux系统中,所有东西都归结为一个文件,包括命令、硬件和软件设备、操作系统、进程等等。对于操作系统内核而言,都被视为拥有各自特性或类型的文件,每个文件都有确定的用途。
下面是Linux常见的文件目录结构,不同版本的Linux文件目录结构可能略有不同。
1. / (根目录)
- 所有目录和文件的起点。
- 包含整个文件系统的顶层结构。
2. /bin (二进制文件)
- 存放系统启动和运行所需的基本命令(如 `ls`, `cp`, `mv` 等)。
- 所有用户均可使用。
3. /boot (启动文件)
- 包含启动加载器(如 GRUB)和内核文件(如 `vmlinuz`)。
- 系统启动时所需的文件。
4. /dev (设备文件)
- 包含硬件设备的文件(如 `/dev/sda` 表示硬盘,`/dev/tty` 表示终端)。
- 通过文件与硬件交互。
5. /etc (配置文件)
- 存放系统全局配置文件(如 `/etc/passwd`, `/etc/fstab`)。
- 包含网络配置、用户管理、服务配置等。
6. /home (用户主目录)
- 每个用户的主目录(如 `/home/username`)。
- 用户个人文件和配置的存储位置。
7. /lib (库文件)
- 存放系统启动和运行所需的基本共享库(如 C 库)。
- `/lib64` 用于 64 位系统。
8. /media (可移动设备挂载点)
- 自动挂载可移动设备(如 U 盘、光盘)的目录。
9. /mnt (临时挂载点)
- 用于手动挂载文件系统(如网络共享、临时分区)。
10. /opt (可选软件)
- 存放第三方或可选软件(如大型商业软件)。
11. /proc (进程信息)
- 虚拟文件系统,包含内核和进程的实时信息(如 `/proc/cpuinfo` 显示 CPU 信息)。
12. /root (root 用户主目录)
- root 用户的主目录,非 `/home` 下。
13. /run (运行时数据)
- 存放系统运行时的临时文件(如 PID 文件、套接字文件)。
14. /sbin (系统二进制文件)
- 存放系统管理命令(如 `fdisk`, `ifconfig`),通常需要 root 权限。
15. /srv (服务数据)
- 存放服务相关的数据(如 Web 服务器的网站文件)。
16. /sys (系统信息)
- 虚拟文件系统,提供内核和设备的信息。
17. /tmp (临时文件)
- 存放临时文件,系统重启后可能被删除。
18. /usr (用户程序)
- 存放用户安装的应用程序和文件(如 `/usr/bin`, `/usr/lib`, `/usr/share`)。
19. /var (可变数据)
- 存放经常变化的文件(如日志 `/var/log`,邮件 `/var/mail`,数据库 `/var/lib`)。
20. /lost+found (恢复文件)
- 文件系统修复后,恢复的文件会存放在此。
二、目录实用总结
经常使用的目录:/root (root 用户主目录)、/home (用户主目录)、/opt (可选软件)。
间接自动产生文件的目录:/run (运行时数据)、/srv (服务数据)、/tmp (临时文件)、/usr (用户程序)、/var (可变数据)。
不常用但调节特定内容时使用的目录:/bin (二进制文件)、/sbin (系统二进制文件)、/etc (配置文件)、/media (可移动设备挂载点)、/mnt (临时挂载点)。
不要轻易改动的目录:/boot (启动文件)、/dev (设备文件)、/lib (库文件)、/proc (进程信息)、/sys (系统信息)、/lost+found (恢复文件)。
- end -
承接产品推广/软件开发/bug修复,联系和更多内容在绿色App搜@程序员大澈:专注于前后端技术知识分享,最后感谢兄弟们给个点赞、分享、推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