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优雅编程 > 正文

详解Oracle 11g如何清理数据库的历史日志

sinye56 2024-09-21 02:32 7 浏览 0 评论

概述

本文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Oracle 11g清理数据库历史日志的相关内容,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,下面话不多说了,来一起看看详细的介绍


创建存放数据库待删除日志文件路径

用于存放准备删除,这里假设放在/home/Oracle/delete路径下

$ cd /home/oracle/delete
 
$ mkdir -p audit_file_dest background_dump_dest user_dump_dest core_dump_dest listenr_log_dest

查看不同数据库日志文件所在路径

找到audit_file_dest,background_dump_dest,user_dump_dest,core_dump_dest对应的值


数据库审计信息文件清理

进入audit_file_dest路径下,将30天之前的文件移到准备删除的文件夹,执行命令如下:

(1)执行如下命令查看当前所在路径,确定是否无误

(2)执行如下命令查看30天前的审计文件

$ find audit_file_dest -mtime +30 -name \*.aud

(3)执行如下命令,将文件移至待删除文件夹

$ find audit_file_dest -mtime +30 -name \*.aud -exec mv {} /home/oracle/delete/audit_file_dest \;

(4)查看审计目录下30天前的审计文件以及待删除文件夹下的文件

$ find audit_file_dest -mtime +30 -name \*.aud
 
$ ls /home/oracle/delete/audit_file_dest

(5)等待2日,确保日志文件移走对Oracle数据库运行无影响之后,手工执行删除命令

$ cd /home/oracle/delete
 
$ rm -rf audit_file_dest

数据库trace文件和alert日志清理

清理trace文件

进入background_dump_dest路径下,将30天之前的文件移到准备删除的文件夹,执行命令如下:

(1)执行如下命令查看当前所在路径,确定是否无误

$ cd background_dump_dest
 
$ pwd

(2)执行如下命令查看30天前的审计文件

$ find background_dump_dest -mtime +30 -name \*.tr*

(3)执行如下命令,将文件移至待删除文件夹

$ find background_dump_dest -mtime +30 -name \*.tr* -exec mv {} /home/oracle/delete/background_dump_dest \;

(4)查看审计目录下30天前的审计文件以及待删除文件夹下的文件

(5)等待2日,确保日志文件移走对Oracle数据库运行无影响之后,手工执行删除命令

$ cd /home/oracle/delete
 
$ rm -rf background_dump_dest

清理alert日志

alert日志,可以直接删除alert日志(或echo清理),可自动生成,无需关闭数据库(前提最好是将原来的cp备份)

(1)进入日志所在路径

$ cd background_dump_dest

(2)cp备份

cp alert_$ORACLE_SID.log alert_$ORACLE_SID.log.bak (确保空间足够)

(3)删除原来alert日志文件

方法1:echo >alert_$ORACLE_SID.log (这个方法清理后原来的alert文件还在)

方法2:rm alert_$ORACLE_SID.log (直接删除掉)

(4)测试方法2删除的alert文件会自动生成

SQL> 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;

(5)看是否生成新的日志文件

可看到最新生成的alert日志文件


数据库sql trace文件清理

数据库默认user_dump_dest和background_dump_dest路径一致,如不一致,参考上述的 清理trace文件的方法进行操作即可。


数据库监听日志清理

Oracle 11g的监听日志和告警日志分别在$ORACLE_BASE/diag/tnslsnr/hostname/listener/trace和$ORACLE_BASE/diag/tnslsnr/hostname/listener/alert目录下,前面的hostname根据实际主机名而定,以下对监听日志和告警日志所在目录简称为trace目录和alert目录。

trace目录下产生的日志文件比较大,是主要清理的对象,而alert目录下产生的文件比较小,基本不需要清除。在trace目录下监听日志是一个名为listener.log的文件,而在alert目录下警告日志是一个名为log.xml的文件,这个日志每到11M左右就会分割成一个log_XXXX.xml的日志,逐渐累加。

删除监听日志的方法如下:

切换到oracle用户

监听日志启动后就会自动创建一个全新的listener.log文件,备份好的文件可以删除。

如果不执行上述的命令直接删除listener.log,系统是不会创建的。

警告日志可以用以下命令移动或者删除(先到指定目录下,再执行此命令)

find . -mtime +10 -exec mv {} /home/oracle/delete/listenr_log_dest \;

要看警告日志可以在oracle用户下执行adrci

$adrci

在adrci目录下可以输入help可以看帮助命令。输入help show alert,可以看到show alert的详细用法。

show alert

会提示让你选择日志的目录或者退出

adrci> show alert
Choose the alert log from the following homes to view:
 
1: diag/rdbms/db1/db1
2: diag/tnslsnr/oracle/listener
Q: to quit
Please select option: 1

输入1就看db1下的,输入2就看listener目录下的,输入q就退出。

看完alert的日志后输入 :q退出,操作方法跟vi命令类似。

SHOW TRACEFILE

可以看到监听日志文件


adrci命令使用

11G adrci(Automatic Diagnostic Repository Command Interpreter)清理 ALERT|INCIDENT|TRACE|CDUMP|HM|UTSCDMP目录下的文件

PS:补充11g还可用adrci清理: 具体步骤如下

$ adrci
 
ADRCI: Release 11.2.0.4.0 - Production on Fri Jun 2 18:31:34 2017
 
Copyright (c) 1982, 2011, Oracle and/or its affiliates. All rights reserved.
 
ADR base = "/u01/app/oracle"
adrci> show home
ADR Homes:
diag/tnslsnr/db/listener
 
diag/rdbms/cams/cams
adrci> set homepath diag/rdbms/cams/cams
adrci> help purge
 
 Usage: PURGE [[-i <id1> | <id1> <id2>] |
 [-age <mins> [-type ALERT|INCIDENT|TRACE|CDUMP|HM|UTSCDMP]]]:
 
 Purpose: Purge the diagnostic data in the current ADR home. If no
 option is specified, the default purging policy will be used.
 
 Options:
 [-i id1 | id1 id2]: Users can input a single incident ID, or a
 range of incidents to purge.
 
 [-age <mins>]: Users can specify the purging policy either to all
 the diagnostic data or the specified type. The data older than <mins>
 ago will be purged
 
 [-type ALERT|INCIDENT|TRACE|CDUMP|HM|UTSCDMP]: Users can specify what type of
 data to be purged.
 
 Examples:
 purge
 purge -i 123 456
 purge -age 60 -type incident

如果要清理 /u01/app/oracle/diag/rdbms/cams/cams目录下的内容,可以使用该方法。


后面小编会分享更多运维方面的干货,感兴趣的朋友走一波关注哩~

相关推荐

程序员:JDK的安装与配置(完整版)_jdk的安装方法

对于Java程序员来说,jdk是必不陌生的一个词。但怎么安装配置jdk,对新手来说确实头疼的一件事情。我这里以jdk10为例,详细的说明讲解了jdk的安装和配置,如果有不明白的小伙伴可以评论区留言哦下...

Linux中安装jdk并配置环境变量_linux jdk安装教程及环境变量配置

一、通过连接工具登录到Linux(我这里使用的Centos7.6版本)服务器连接工具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今天使用比较常用的XShell工具登录成功如下:二、上传jdk安装包到Linux服务器jdk...

麒麟系统安装JAVA JDK教程_麒麟系统配置jdk

检查检查系统是否自带java在麒麟系统桌面空白处,右键“在终端打开”,打开shell对话框输入:java–version查看是否自带java及版本如图所示,系统自带OpenJDK,要先卸载自带JDK...

学习笔记-Linux JDK - 安装&amp;配置

前提条件#检查是否存在JDKrpm-qa|grepjava#删除现存JDKyum-yremovejava*安装OracleJDK不分系统#进入安装文件目...

Linux新手入门系列:Linux下jdk安装配置

本系列文章是把作者刚接触和学习Linux时候的实操记录分享出来,内容主要包括Linux入门的一些理论概念知识、Web程序、mysql数据库的简单安装部署,希望能够帮到一些初学者,少走一些弯路。注意:L...

测试员必备:Linux下安装JDK 1.8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

1.简介在Oracle收购Sun后,Java的一系列产品就被整合到Oracle官网中,打开官网乍眼一看也不知道去哪里下载,还得一个一个的摸索尝试,而且网上大多数都是一些Oracle收购Sun前,或者就...

Linux 下安装JDK17_linux 安装jdk1.8 yum

一、安装环境操作系统:JDK版本:17二、安装步骤第一步:下载安装包下载Linux环境下的jdk1.8,请去官网(https://www.oracle.com/java/technologies/do...

在Ubuntu系统中安装JDK 17并配置环境变量教程

在Ubuntu系统上安装JDK17并配置环境变量是Java开发环境搭建的重要步骤。JDK17是Oracle提供的长期支持版本,广泛用于开发Java应用程序。以下是详细的步骤,帮助你在Ubuntu系...

如何在 Linux 上安装 Java_linux安装java的步骤

在桌面上拥抱Java应用程序,然后在所有桌面上运行它们。--SethKenlon(作者)无论你运行的是哪种操作系统,通常都有几种安装应用程序的方法。有时你可能会在应用程序商店中找到一个应用程序...

Windows和Linux环境下的JDK安装教程

JavaDevelopmentKit(简称JDK),是Java开发的核心工具包,提供了Java应用程序的编译、运行和开发所需的各类工具和类库。它包括了JRE(JavaRuntimeEnviro...

linux安装jdk_linux安装jdk软连接

JDK是啥就不用多介绍了哈,外行的人也不会进来看我的博文。依然记得读大学那会,第一次实验课就是在机房安装jdk,编写HelloWorld程序。时光飞逝啊,一下过了十多年了,挣了不少钱,买了跑车,娶了富...

linux安装jdk,全局配置,不同用户不同jdk

jdk1.8安装包链接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4qBrh6ZpLK04QS8ogCepwg提取码:09zs上传文件解压tar-zxvfjdk-8u152-linux-...

运维大神教你在linux下安装jdk8_linux安装jdk1.7

1.到官网下载适合自己机器的版本。楼主下载的是jdk-8u66-linux-i586.tar.gzhttp://www.oracle.com/technetwork/java/javase/downl...

window和linux安装JDK1.8_linux 安装jdk1.8.tar

Windows安装JDK1.8的步骤:步骤1:下载JDK打开浏览器,找到JDK下载页面https://d.injdk.cn/download/oraclejdk/8在页面中找到并点击“下载...

最全的linux下安装JavaJDK的教程(图文详解)不会安装你来打我?

默认已经有了linux服务器,且有root账号首先检查一下是否已经安装过java的jdk任意位置输入命令:whichjava像我这个已经安装过了,就会提示在哪个位置,你的肯定是找不到。一般我们在...

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: